化学在线学术交流平台
  • 主题:

  • [原创]“物质的量”必须改名了!

进入用户个人空间
  • lzjd
  • 称号:童生 
  • 等级:
  • 问题分数:0
  • 回复次数:26
  • 发表于:2010-12-03 18:31:46

高一化学课本上说:“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,以摩尔作单位”。后半句易懂,前半句却怎么也搞不清楚。我认为原因在于“物质的量”名称有问题,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带来了祸患!

“物质的量”作为专业名词由来已久,不知为难过多少人,早应该对它进行改造了! 

一、“物质的量”存在的问题

最大的问题是“的”这个字,它错误地引导我们认为“物质的量”不是一个词,而是一个词组;中心词是“量”,“物质的”是修饰词语。因为这个“的”字的存在,根本无法将“物质的量”看成一个整体,因此把它作为专业名词非常错误。

即使真正明白“物质的量”的含义,从字面上也极易造成理解上的狭窄,往往片面地认为是数量或质量的意思。从另一方面来讲,“物质的量”这连在一起的四个化学课上的常用字容易混乱单个出现的“物、质、的、量”这四个字的与别人的各种组合。 

假如去掉“的”字,变成“物质量”,则比原来要好懂得多。但是这样还不行,容易与“质量”一词混同,还是不够简练和指向单一。         

二、改为什么最合适

根据英文  amount of substance ,结合汉语的实际情况,我认为译作“物量”最为合适。虽然只是去了两个字,不光精神了(这是小问题),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了中文名词的基本要求,符合了中国人的传统习惯。

网上查看“有道词典”,在台湾就把“物质的量”译为“物量”。台湾的这种译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进一步采用,好的东西需要我们认真去学习。 

三、下定决心改正过来

“物质的量”这个名词已使用这么久了,改起来肯定有困难,但是不改更困难,将贻害我们的后代和我们的事业。

为了学生容易懂、老师容易教,为了这个名词的意思准确和使用方便,为了化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加快促进中国的强大崛起,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使用“物量”这个新名词吧!

我相信:这个新名词一定容易被大家所接受,困扰化学界多年的问题能够迅速土崩瓦解,迎来一片新的天地。

在“国际化学年”到来之际,让我们有所行动吧!

进入用户个人空间
  • mxt110
  • 称号:童生 
  • 等级:1级
  • 得分:
  • 发表于:2010-12-03 19:19:50
“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,以摩尔为单位”这一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。因为物质的“量”不只一种,它包括质量、重量、数量等等,而摩尔只是数量单位的一种,下定义的人根本不懂逻辑。
进入用户个人空间
  • torch
  • 称号:童生 
  • 等级:1级
  • 得分:
  • 发表于:2010-12-04 9:27:32
不该出现的“的”字

“物质的量”(amount of substance)名称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“的”这个字。

“物质的量”是一个复合名词,是由“物质”、“数量”两部分组成的;但是,由于“的”字的存在,又很难将“物质的量”看作一个整体,是“的”将它们活生生地割裂开了。

从英语方面来讲,“of”是不能完全等同于“的”的,它是汉语名词中的一部分时不作翻译。如: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's Republic of China (PRC)作为一个整体名词出现时,不能有“的”字的存在。还有:中国农业银行 Agricultural Bank of China、全国人大常委会Standing Committee of the National People's Congress、学生会主席president of Student union等等。

总之,“of”作为名词的一部分时,不能译为“的”字,而应该隐瞒掉。否则会带来歧义,带来不庄重,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

进入用户个人空间
  • torch
  • 称号:童生 
  • 等级:1级
  • 得分:
  • 发表于:2010-12-04 9:30:17
以下是引用 torch 在 2010-12-4 9:27:32 的发言:

不该出现的“的”字

“物质的量”(amount of substance)名称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“的”这个字。

“物质的量”是一个复合名词,是由“物质”、“数量”两部分组成的;但是,由于“的”字的存在,又很难将“物质的量”看作一个整体,是“的”将它们活生生地割裂开了。

从英语方面来讲,“of”是不能完全等同于“的”的,它是汉语名词中的一部分时不作翻译。如: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's Republic of China (PRC)作为一个整体名词出现时,不能有“的”字的存在。还有:中国农业银行 Agricultural Bank of China、全国人大常委会Standing Committee of the National People's Congress、学生会主席president of Student union等等。

总之,“of”作为名词的一部分时,不能译为“的”字,而应该隐瞒掉。否则会带来歧义,带来不庄重,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

进入用户个人空间
  • xuanxuan
  • 称号:举人  认证会员
  • 等级:3级
  • 得分:
  • 发表于:2010-12-07 13:59:23
以下是引用 torch 在 2010-12-4 9:27:32 的发言:

不该出现的“的”字

“物质的量”(amount of substance)名称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“的”这个字。

“物质的量”是一个复合名词,是由“物质”、“数量”两部分组成的;但是,由于“的”字的存在,又很难将“物质的量”看作一个整体,是“的”将它们活生生地割裂开了。

从英语方面来讲,“of”是不能完全等同于“的”的,它是汉语名词中的一部分时不作翻译。如: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's Republic of China (PRC)作为一个整体名词出现时,不能有“的”字的存在。还有:中国农业银行 Agricultural Bank of China、全国人大常委会Standing Committee of the National People's Congress、学生会主席president of Student union等等。

总之,“of”作为名词的一部分时,不能译为“的”字,而应该隐瞒掉。否则会带来歧义,带来不庄重,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

怎么称呼只是一个代词,没那么纠结的吧

进入用户个人空间
  • daitao406
  • 称号:童生 
  • 等级:1级
  • 得分:
  • 发表于:2010-12-12 10:43:08
顶了!

所以翻译很重要,必须高水平才行。这个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翻译不力造成的,拿捏不准。叹!

进入用户个人空间
  • lzjd
  • 称号:童生 
  • 等级:1级
  • 得分:
  • 发表于:2011-01-05 10:44:17
从 英语 方面来看 “量”

数量:amount

质量:quality 

一般意义上的 量:quantity 

所以,amount of substance 翻译成 物质的“量” 还有问题,在这个“量”字上。

总之,“物质的量”名词不光多一个“的”字,“量”上也有问题。

进入用户个人空间
  • gaide001
  • 称号:童生 
  • 等级:1级
  • 得分:
  • 发表于:2011-06-09 16:45:07
改名不是你想改想改就能改,看看物质的量的定义吧: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(7个基本的物理量分别为:长度、质量、时间、电流强度、发光强度、温度、物质的量),它和“长度”,“质量”,“时间”等概念一样,是一个物理量的整体名词。其符号为n,单位为摩尔(mol),简称摩。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(N)(如:分子,原子等)与阿伏加德罗常数(NA)之比,即n=N/NA。它是把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。其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。
进入用户个人空间
  • zhangxinping
  • 称号:童生 
  • 等级:1级
  • 得分:
  • 发表于:2011-10-23 17:24:51
以下是引用 torch 在 2010-12-4 9:27:32 的发言:

不该出现的“的”字

“物质的量”(amount of substance)名称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“的”这个字。

“物质的量”是一个复合名词,是由“物质”、“数量”两部分组成的;但是,由于“的”字的存在,又很难将“物质的量”看作一个整体,是“的”将它们活生生地割裂开了。

从英语方面来讲,“of”是不能完全等同于“的”的,它是汉语名词中的一部分时不作翻译。如: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's Republic of China (PRC)作为一个整体名词出现时,不能有“的”字的存在。还有:中国农业银行 Agricultural Bank of China、全国人大常委会Standing Committee of the National People's Congress、学生会主席president of Student union等等。

总之,“of”作为名词的一部分时,不能译为“的”字,而应该隐瞒掉。否则会带来歧义,带来不庄重,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

进入用户个人空间
  • zhangxinping
  • 称号:童生 
  • 等级:1级
  • 得分:
  • 发表于:2011-10-23 17:34:06
物质的量现在已作为国标,要改是有一个过程的,应该说我们的科学工作者应该也想到过“物量”等类词,但为什么没用,还是待这方面的专家出来说道说道最好。

现在在新元素的命名方面,大陆和台湾的科学界就合作得很好——如111号元素錀,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。

进入用户个人空间
  • zhangxinping
  • 称号:童生 
  • 等级:1级
  • 得分:
  • 发表于:2011-10-23 17:36:01
学习了,尤其是你的探究精神,谢谢楼主!